close
2009/10/20~Day7~Kutna Hora庫塔荷拉
在經歷了那恐怖的人骨教堂之後,我們來到附近的聖芭芭拉大教堂,聖芭芭拉大教堂建於西元1388年,本來要蓋更大間的,但因多次的戰爭再加上沒錢的關係,最後在1905年完工,不過縮小成現在看到的模樣,還是很大啊!目前正在整修(怎麼到處都在整修),左半邊搭起鷹架,而且也無法入內參觀,只好在外頭拍拍照了。
躲在樹後的聖芭芭拉大教堂
露出她的右半邊
就拍右半邊就好........(因為左半邊有鷹架....)
跟CHERRY姊合照一張(唉呀~鷹架....)
幾張聖芭芭拉大教堂的照片
來到教堂的後面
屬哥德式建築的扶壁
庫塔荷拉,就是因為這樣的風景,從中古世紀延續至今未曾改變,因此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
美麗的風景,遠方的鐘塔,讓我想到搶救雷恩大兵,戰爭時鐘塔是很好的狙擊點
教堂旁的橋(是橋嗎?)亦稱小查理大橋,因為也有很多雕像
過了小查理大橋,進入庫塔荷拉的街道
一樣都會有的黑死病紀念碑
CHERRY姊很認真的講解
美麗的庫塔荷拉街道,頗有中古世紀的FEEL
牆上的窗戶跟人是真還是假?
我個人滿愛這一張的
搞個黑白照
被拘禁在中古東歐鐵幕裡的藍色小精靈
走著走著,來到我們吃中餐地方了,好像快下午一點了吧,啤酒跟MULTI是一定要的,這邊是黑啤酒呢
另外招待這裡獨有的蜂蜜酒,很甜
團員照片
前菜,是什麼?早就忘了,好像有鳳梨、雞肉、培根等等的樣子,忘了啦~
湯
西方人都用盤子喝湯
又讓我想到小時候看的西方卡通,像是小甜甜、湯姆歷險記,卡通裡面的人吃飯時都是一個盤子裝著不知道是什麼的食物,然後都用湯匙杓起來喝
主餐,手工豬肉捲
這道「鄉村豬肉捲」,是cherry姐和大廚George Jiri合作,經多次試吃「創造」出來的,現在已經是各家旅行團指名菜餚。傳統攪肉滾成肉捲油炸,搭配在地生鮮疏菜、油炸馬鈴薯丸,色澤鮮活美麗,吃起來有著鄰家媽媽親手烹調的家鄉美味。(以上介紹來自喜鴻網站)
一樣的,豬肉還是有點過老
不過馬鈴薯做成這樣,我還滿愛的,我比較不喜歡直接切塊下去炸
藍色小精靈也要吃飯啊?
這是秋喬的素食餐,一點都看不出來是素食吧?
飯後甜點:雪茄一根
喔,不是啦,是捲心酥餅,一半有裹巧克力漿,前端在塞一陀奶油,旁邊還有冰淇淋
茶
餐廳外頭有一位老爺爺,展示販售很多郵票跟錢幣,同時他也很喜歡蒐集台灣的東西
大家有什麼台灣的東西都可以給他,上下照片上都是台灣遊客給的,我還看到連候選人競選時發的面紙也有
更扯的是....連這個也有......是哪位貴客出國還帶這個的啊?真的是愛台灣耶~
老爺爺展示的東西
在大家瘋狂的跟老爺爺拍照擁抱道別之後,我們也要離開庫塔荷拉,朝下一個地方~布爾諾~前進。
待續~~~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